圖1. 廚房大水缸 |
圖2. 飯桌、桌罩、長椅 |
|
|
家業務農,主要作物包括一年兩季的水稻(水源來自嘉義市區的排水)及冬季間種高麗菜或白菜,早期還有種黃麻、番薯、荸薺、小玉瓜等。每到收成季節,田間就看到很多人。家庭主婦要煮麵食、碗粿或甜食等點心,請人用扁擔米籃挑到田裡。早年農作物的收成作業是靠人工,如稻子採收需經過割稻、用稻桶(圖3)或腳踩機器桶打穀、用竹編米籃或麻袋裝、用牛車(圖4)運回、晒穀、用風鼓(圖5)吹除夾雜物、裝袋繳農會或暫存穀倉,然後送碾米廠碾米自用。冬季產的白菜或高麗菜,由蕭萬長先生尊翁等盤商收購、採收、裝在大竹簍,送到北部市場;記得1964年1月18日晚上家人推驢仔卡(圖6)運高麗菜去嘉義市果菜市場,在路上遇到白河大地震。黃麻採收,須先經過剝皮(黃麻莖晒乾用作燃料或切半放在廁所)、黃麻皮泡水一段時間剩下纖維、洗後晒乾、出售或自絞麻繩。番薯用牛拉犁採收、人工撿拾、用牛車載回、粉碎、泡水沉澱、晒乾成番薯粉或製番薯籤、養豬或晒乾儲存。荸薺收成則需大量人工,包括挖掘、去泥、裝袋、由盤商收購。種小玉瓜時,搭一草寮需有人在田裡看守。
圖3. 稻桶 |
圖4. 水牛、牛車 |
|
|
圖5. 風鼓 |
圖6. 驢仔卡 |
|
|
簡歷
鄧豐洲於服兵役後,曾在台北、桃園等地區的民營工廠工作。後來通過國家考試,28歲進入台灣省菸酒公賣局成功啤酒廠服務,30歲轉入台灣糖業公司服務,曾任工程師、股長、組長、主任、代理廠長等職務,於65歲退休。
業餘興趣
鄧豐洲從小就感受農村生活的辛勞,因而養成務實純樸的個性。遵循家教,一輩子未學打牌。自幼對寫字及繪畫有興趣,高中時期曾獲得校內書法比賽第一名。他於36歲開始尋找人生的方向,業餘研習內丹學術;於38歲自習古典詩創作,未加入詩社,至65歲累計作品逾600首;因喜歡隨機攝影,於56歲編印第一本文史圖冊《綜觀善化文化》,後來編著《善糖文史圖誌》、《台灣糖業圖誌》等文史書籍,攝錄許多圖片。他於63歲榮獲「臺南市101年傑出資深傳統詩人」,作品以敘事詩著稱。因對人生的感觸多,作有人生勵志詩數十首,成為「台灣文學」的一環。鄧豐洲利用業餘編印書籍,包括文學、社會學及內丹學等總計20餘本。因熱心公益,榮獲地方政府表揚,著作陳列於地方圖書館的「地方文獻專區」。又因愛好大自然及關心環保,著作相關的文章、古典詩,用以提倡環境保護,並植樹百棵以上。鄧豐洲於2010年榮登《維基百科》,人生勵志詩作品於2014年榮登《維基語錄》。
結語
綜觀鄧豐洲的人生歷程,除了在理工方面發揮專長外,更以業餘時間涉獵人文領域而獲得肯定。除了業餘興趣需要家人的支持外,亦需持續用心的耕耘。如俗話說:「條條大路通羅馬」、「英雄不怕出身低」、「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狀元」。一個人成功的要素,最重要的是專於興趣、發揮潛力,學歷不是最主要的因素。只要肯在正確的方向上努力,願意為社會付出及奉獻,總會有成果。
鄧豐洲的人生詩作:
〈人生〉詩
乾坤耦合塑新生,幼嫩年增逐長成。學歷豐圓發事業,家庭美滿振名聲。
身衰體弱還鄉過,蠟盡煙消駕鶴行。禍福無常隨運轉,怡情富貴各人爭。
〈糖香歲月〉詩
服務台糖卅五年,循規守分秉誠虔。初臨善化擔工辦,後往蒜頭接股權。
檢測空汙登學術,製糖品質致興研。悠悠歲月匆然度,幸作詩篇記廍詮。
〈歸隱〉詩
漫走紅塵數十年,人情應對付周旋。官場奉合爭名體,實業崇盈比利錢。
舊習留存徇政力,新規疊架費公圓。寬懷遠跡歸林苑,隱覽青山看澗泉。
資料來源:
娟,〈鄧豐洲外傳〉,《台糖通訊》,第134卷第2期,2024號,台南市: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,中華民國104年11月:頁50。